普拉纳夫•米思特里 Pranav Mistry 是一位印度裔的计算机科学家和发明家,现任三星旗下的独立研发机构STAR Labs的创始CEO兼总裁,他也曾担任三星电子的全球高级副总裁。Pranav 毕业于印度理工学院(IIT)和麻省理工学院(MIT),是日本科学技术厅客座研究员,曾获得诸如世界经济论坛的“世界青年领袖”,“全球电讯行业50人”等嘉奖,被《大众科学》、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》等国际媒体誉为当今最重要的创新家之一。 人类2.0时代:未来五大科技趋势预测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如今,虽然科幻小说里描绘、想象了很多人工智能未来的样子,但是实际上距离那一天的到来还有很远。AI 擅长的是偏日常的工作,或者目标导向的任务。因此在未来,很多人类目前从事的日常任务,就没有必要由人类自己来完成了。 在这一背景下,我认为 AI 会创造更多新的工作,这些工作要求人们具备更多不同的技能点。同时,我认为 AI 还将带动经济的整体发展。 另一方面,不少迹象表明, AI 带来的变革正在酝酿当中。比如,在视频游戏领域,AI 和神经网络结合,已经能做得比人类更好,因为视频游戏的制作往往非常复杂。甚至我们能看到,基于GANs(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)网络的系统已经能够自己绘画、制作音乐以及视频。 数字人类 Digital Human 电视和电影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,人工智能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。在电视剧《西部世界》(Westworld)中,人们最终被一群与人类长得很像的机器人包围在一个房间里。在《Blade Runner 2049》中,K警官和他的AI同伴Joi发展了一段恋爱关系。 虽然这些科幻电影,可能会打破我们对“真实”的感受,但事实上,“人造人”、“虚拟人”或“数字人”很快就会成为现实 —— 这些数字人类可能看起来像机器人,但行为却和人类一样,很像现在的人形机器人,比如 Erica、Sophia、Asimo或Pepper。然而,数字人类也可以将它的角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:比如,一个虚拟的新闻主播、虚拟的接待员、甚至是一个用人工智能生成的电影明星。 仿生人类 Bionic Human 在电影《Bicentennial Man》中,我们看到了仿生学(结合生物学和电子学)的潜力,仿生手臂和仿生腿已经在帮助截肢者恢复独立生活。 科学家现在能够把人的思想与机器连接起来。动物研究表明,植入仿生神经元来接收和发送神经信号是有可能的,未来的应用将有助于修复受损的大脑回路或者瘫痪状况。 沉浸现实 Immersive Reality 在《Jumanji:The Next Level》中,玩家沉浸在Jumanji的电子游戏中,扮演不同的角色,并处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,直到他们获得自由并回到现实世界。沉浸式游戏用户同时体验了虚拟和现实世界,比如基于位置增强现实的手机游戏《Pokémon Go》。 这种混合现实与人工智能相结合,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大型计算平台,供个人和企业使用。例如,美国军方就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来训练士兵,工程师们用混合现实技术,来演示引擎部件如何工作或者如何远程修理汽车。 Ethical AI 仿人机器人的出现也滋生了一些道德伦理问题:一个主要的担忧来自人工智能模仿人类个体的能力 —— 当仿人机器人与人类变得几乎无法区分时,它们应该在我们的世界里与我们共存吗? 此外,随着人机交互技术的不断发展,这将持续引发人们对安全和隐私的关注。最后,人工智能算法的公平性,也存在着一些问题。当部分行为影响了训练人工智能的数据时,产生的潜在偏见可能持续存在。 虽然没有简单的答案来解决这些问题,但创新者、科技公司和政策制定者需要不断参与,让这个世界成为一个让智能机器和人类共存其中的,更加美好的地方。我们必须迈向一个“人是人”,同时“机器也更人性化”的世界。 |